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众盐商和盐官互相看了看,心道来者不善呐。/p

要么就是真准备死拼了。/p

要么就是准备开口要价了,这么开口,恐怕不是几十万两能打发的。/p

扣帽子的手段太娴熟了,别的官索贿,最多也就是扣个破坏盐政的帽子,这位直接扣了个商人干政的帽子……/p

这帽子谁敢接?/p

郑玉绩悄悄咽了口唾沫,润了润发干的喉咙,挤出笑容道:“国公言重了。我等哪敢有这等心思?我等不过是些小小商人,国公勿要吓唬我们。”/p

“只是,盐政之事,关乎千万百姓吃盐,非是小事。我等固然从中取利,但要说反对盐政,主要还是担心改革会导致民不聊生,又损了朝廷盐税收入。”/p

“如宋时王荆公故事,改来改去,乃至于有靖康之耻。北宋之亡,皆由荆公变法起。”/p

“很多政策,看起来好,但实行起来不但不能利民,反而害民。”/p

“是以,还请国公三思。”/p

刘钰点点头道:“你这么说,好像似乎也有些道理哈,还是得实地考察,研究研究才是。政策万不能拍脑袋决定,尤其是关系千万百姓用盐的大事。”/p

只一句话,顿时让刚才如同被施了死灵魔法般死寂的场面,瞬间复活了过来。/p

众人心想,他妈的,公爵就是公爵,索贿都要玩这么大。/p

扣这个大的帽子,看来这是准备三五十万打底啊。/p

要不怎么说,挣钱最容易的,就是当年赌命从龙之功呢。/p

只要收钱,那就好说了,气氛顿时轻松下来。/p

一时间又冲着刘钰来了一通马屁,说了许多废话。/p

刘钰提点盐商的话,也就到此为止,并没有再往这个方向上说。/p

酒宴一散,史世用就来到刘钰房间,问道:“国公今天这还不是下马威?不会真的是想先抠点钱吧?”/p

刘钰点头道:“肯定啊,钱肯定是要抠的,改革也是要改的。没钱,怎么改?正好,我要给陛下上疏,史兄派人先送回去。然后再派几个人,护送我的人去一趟松江府。”/p

史世用不解道:“这件事用钱能解决什么呢?”/p

刘钰笑了笑,敲了敲桌子道:“今天酒宴上,那些人吓唬我来着,你听懂了没有?”/p

“嗯……他们吓唬国公说,轻易改革,容易搞出来荆公改革那样的情况,会导致民不聊生。”这点意思,史世用还是听得明白的。/p

“是啊,我都好些年没被人吓唬过了。本来我不想这么玩,但既吓唬我,那就睚眦必报呗。你说钱能解决什么问题?钱能买盐啊。几十万两做利息,加个杠杆,也好叫这些旧时代的商人知道什么叫时代变了。”/p

史世用也不知道刘钰要做什么,但走流程,他也会把今天的事汇报给皇帝。刘钰既说他也要上疏,也省却了许多麻烦。/p

提笔写了几个字的刘钰,忽然叹了口气,摇头道:“但愿我这么做,没有弄成脱裤子放屁的结果。真要那样,我可太失望了……这群人真是没救了。”/p…

历史上盐政改革期间,这些盐商除了走官场关系网外,做的最大的一场对抗,就是在家里找道士做法、妖人巫蛊,用斗纸牌诅咒那些支持盐政改革的官员。/p

刘钰真心希望这些人能够干点什么,最起码证明这些商人还有斗争的精气神。/p

真要是自己搞来搞去搞成脱裤子放屁,那些人只能窝在家里找妖人搞斗纸牌诅咒,那可真是……没救了,毁灭吧。/p

感叹之后,刘钰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疏,大致说明了要改革的手段——派谁来镇场子,那是朝廷的事,他只保证改革过程中不出岔子即可。/p

大顺这边又不是只有淮北盐场这一个地方。/p

天津那边有长芦盐场,辽东也有营口盐场,台湾府也有盐场。/p

而长芦盐场的盐产量,极高。/p

因为漕运改革之前,长芦盐场的盐,有很多跟着漕米船,流入到各地。/p

而跟着漕米船走的盐,都是理论上的“私盐”,因为长芦盐场管的范围,不是运河周边。/p

今年开始的漕运改革,为这场盐政改革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漕运不走运河了,长芦盐场的大量私盐被积压了。/p

这都不需要考虑,必然的事。/p

漕米船携带长芦盐,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废漕运的时候这也是个攻击运河的理由,刘钰哪能不知道?/p

淮北盐场的盐政改革,看似困难重重,实则朝廷根本没看明白,改革的难点到底在哪。/p

就这些盐商总承包商,说白了,就是一群猪。/p

他们只有三种抵抗方式。/p

第一种,利用官场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反对改革。/p

但这件事的前提,是皇帝是个囔囔踹,耳根子软,遇到耳根子硬的一批的皇帝,并无什么卵用。这帮盐商也就是在现在,遇到汉武帝那样心硬的,托的官场关系那些官都要哭。/p

第二种,就是在家画圈圈诅咒。/p

唯一可能造成影响的第三种,就是靠资本对抗。/p

运多少盐,他们吃多少。/p

全吃了之后,造成缺盐恐慌,迫使朝廷放弃盐政改革。/p

至于剩下的种种抵抗方式,只是理论上存在,现实里也就想想罢了。/p

诸如什么勾结地方官,卡要盐票商人过境,皇帝这边印个级别足够的盐票通行证即可,孩儿军这样的特务组织是干啥吃的?/p

这里面的关键,不是淮北盐场,而是整个两淮盐场。/p

淮北、淮南的盐商,一家亲。/p

如果淮北改革成功,那么下一个肯定就要轮到淮南。/p

保不住淮北,但要给淮北盐改制造极大的麻烦,从而保淮南。/p

淮南有25个盐场,而淮北只有三五个。/p

淮南每年的盐引,有140万引;而淮北只有30万引。/p

改革,也只能从淮北改。/p

淮北改革成功了,才能动淮南。/p

对盐商来说,淮北可以扔,只当割了点肉。/p…

而淮南,则是心肺骨头。/p

所以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只能选择动用他们的资本,来用尽手段,把淮北盐改搞出一个盐业版的“流民图”的效果。/p

这样,朝廷就只能退步了。/p

就算为了保面子,继续在淮北盐改,但淮南肯定是不敢动了。/p

应该说,这些盐商如果有这样的“斗争”能力,还是让人欣慰的,至少没烂到让刘钰觉得毁灭了拉到的地步,至少将来他们可以转型,转型成为对外扩张的资本集团的一部分。/p

但就怕简直是一滩烂狗屎。/p

他们其实可以抓住大顺的一个弱点,那就是大顺每年的税收、资产,是不足以和他们对抗的。/p

某种程度上讲,两淮盐商的资本总额,是比大顺正常国库年收入多的。/p

而且大顺没啥控制力,最多也就是控制点漕米,保证几百万石漕米,除此之外,啥也不行——大顺在经济干涉上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京畿地区的粮价。除此之外,都干不了。/p

这个弱点,是可以利用的。/p

就算打经济仗,那也得有钱有物资不是?可大顺哪有钱啊。/p

刘钰的计划很简单,既然别的都好说,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盐商靠资本来对抗,那就不得不提防这一点。/p

漕运改革,使得长芦盐场的大量走私盐积压。/p

除了长芦盐,还有营口盐、台湾盐,盐,理论上绝对不缺。/p

但,大顺没有足够的钱,囤积足够的盐,以备打这场仗。/p

因为盐不是白银变的,需要囤盐,白银不能当盐用。大顺连储备粮都不足,哪有钱储备盐啊。/p

那么,怎么办?/p

这时候,松江府银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p

如果盐商给刘钰行贿,刘钰就可以用行贿的钱做利息,立刻借到几百万的白银。/p

这几百万的白银,可以提前支付给长芦等地的煮盐户。/p

一来,低价囤积他们之前多生产的走私盐,漕运被废,走私盐根本没有销路了。/p

运不出去,堆在家里,自然可以低价出售。/p

二来,也可以提前支付给别处的盐商,预付一定的款项,让他们增加生产。/p

两淮盐商的资本虽多,但实际上能动用的流动资金并不多。/p

大量的白银用于放贷;还有一部分用于盐的转运,是一种流转状态,他们手里能够迅速动用的白银,并不是很多。/p

往多了数,能动用的流动资本,往大了算,2000万两。可2000万两,能吃多少?敢吃多少?真有那么团结?/p

如果淮南盐商准备在淮北盐区搞事,那么,就放开盐往外卖。/p

能吃多少,卖多少。/p

盐的利润在那摆着,他们敢吃,朝廷这边就敢卖。/p

真要是胆子大,把刘钰用他们的贿赂作为利息贷出来的白银卖的盐都吃了,转手就能赚几百万两。/p

等着他们吃不动了,认输的时候,再派孩儿军抓人——大顺不是英国,也不是荷兰,没那么多完善的法律,故意扰乱盐政,这也可以定罪嘛。/p…

如此一来……/p

松江府银行获得了利息。/p

朝廷获得了利润。/p

同时,又查抄了足够的盐,建立储备仓库,以备不时之需。/p

而且,到时候淮南盐商的资本基本都被吃光,一旦他们打输了,那么淮南掩盐政改革也就没有丝毫阻力了。/p

届时,盐,归朝廷储备库。/p

本金,还给银行。/p

赚的利润,朝廷存入银行做贵金属,利用盐和随时兑换,推广钱钞。/p

刘钰还真就不怕他们玩,就怕他们不玩。/p

如果他们不玩,直接认怂,那也就是白练手。把受贿的这些银子当了利息,明年把盐卖出去,收拢本金还本金,也就赚个走私盐积压低价的利润,没啥意思。/p

这种办法若要成功,需要四个前提。/p

而且,这四个前置条件,现在只有一个没有确定,剩下的都确定了。/p

首先,需要海运基础。/p

海运不只是能保证长芦、台湾、营口等地的盐,能够迅速运达连云港……或者叫海州。/p

更是废弃漕运的保证。/p

其次,有了海运和下南洋基础,废弃的漕运,使得长芦盐的大量走私盐囤积,严重过剩。/p

今年这些过剩的盐,又保证了两个好处。/p

第一个好处,可以用低价收购这些过剩盐,预备打这场盐之战。/p

第二个好处,走私盐被切断,淮北盐改的效果,那真是立竿见影。/p

今年能卖出的盐,绝对比之前要多,也更加证明了盐改的正确性。/p

有些人只能看到表面:实质上,是运河走私盐的市场,因为漕运被废,空出来的市场被官盐占了,这是真正原因。但在别人眼里,那就是盐政改革的功劳嘛,一改顿时就两倍增加,简直制度万能。/p

再次的条件,就是松江府银行的大量海贸白银。/p

可以保证刘钰可以迅速用不太高的利息,借到足够的白银,甚至半白银半纸钞。/p

这些借贷来的、或者少量增发的纸钞,可以作为资本买到盐之战最重要的筹码:盐。/p

而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朝廷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玩的。/p

最多拿出二三十万两,作为盐改今年的垫付,力求把盐改推行下去,免得无人买票,可以先做本金买盐由政府卖盐。/p

这三个条件现在都已满足,那么最后一个条件,就是皇帝了。/p

皇帝,想不想这么玩?/p

如果皇帝不想这么玩,而是迷信皇权力量,以特务组织去查办那些买盐囤盐的,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封建皇权的铁拳,那就玩不转了。/p

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p

因为……皇权的力量,可以抓人,但却不能保证商业买卖,反倒会制造诸多混乱。/p

大顺的经济管控能力和基层行政能力,一滩屎一般。抓人还行,管控无力。/p

所以刘钰需要把各种好处、因素都写清楚,等着皇帝回信。/p

皇帝回信同意,他就收钱。/p

皇帝不同意,他就不收钱,免得麻烦。/p

至于说盐纲改盐票,这就不是问题。总承包商反对,次级承包商中的一部分人可是支持的。而且还有一支关键性的力量,渴望转正的私盐贩子。/p

《新顺1730》/p

喜欢新顺1730/p。


页面连接:http://www.hncyxrmyy.com/book_0_tutx/kyykjxd.html

手打小说网 138看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努努书坊书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