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对于阅兵大会,李申之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

他只想在阅兵大会之上说几句豪情状语,好好地赏赐将士们一番。

而现在,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阅兵大会便有了新的含义——夸耀武力。

夸耀武力的阅兵仪式,也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尤其是在春秋时期,非常地流行。

那时候大家喜欢比纸面实力。

两个国家准备打仗了,便把使者喊来,然后摆一摆自家有多少战车,多少士兵,多少盔甲,让对方知难而退。

甚至于还有两军对垒,已经上了战场了,一面看见对方的战车多,主动撤退的都有。

然而自从战国之后,战争的模式一次次地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这便是儒家所谓的‘礼崩乐坏’),这种纸面实力再无法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于是夸耀武力的事儿不仅变少了,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人们不仅不再夸耀武力,反倒不遗余力地“示弱”。

通过示弱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集中兵力直接偷家,一战定胜负。

李申之搞的阅兵,是为了谈判做准备,所以还是得夸耀武力。

但是在现有的作战理念之下,摆出纸面实力显然不足以震慑宋金两国的使者。因为这就不需要摆,大宋的纸面实力始终在辽夏金之上,不需要摆出来。

他需要通过阅兵来让宋金两国的使者明白一个道理:若是宋金两国野战遭遇,金军必败。

经过李申之与张浚的商议,阅兵大会成了他们今后局势的一个转折点。

夸耀武力既是为了威慑金人,更是为了给赵构打气。若是这个局能做好了,日后行事便会事半功倍。

将士们打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胜仗,一场可以媲美曹操官渡之战,孙刘赤壁之战,谢玄淝水之战的超级大逆转。

将士们这么出色,他们当文官的也不能拉胯,定要来个舌战群儒,如张仪一般凭借三寸不烂之色开疆拓土三千里。

正是阅兵大会有了新的意义,李申之才不得不上心,凭借他后世的视角,全方位地改造宋人的阅兵大会。

在宋人的传统中,阅兵大会更像是一场表演大会,亦或是全军比武大会。相比较起来,与阿三的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其实阿三的表演型阅兵也不是他们自创的,而是学的英国人,只不过融入了更多的民族特色罢了。

在老式的军队中,阅兵主要是为了表现军人各项出色的军事技能,进而演变成了军事杂技。

而李申之却知道,这样的杂技表演虽然好看,但是却缺少了军队最核心的气质:杀气。

纵观咱们的阅兵仪式,越久远的阅兵中,装备越简陋,却杀气越重。

即所谓的画质越差,战力越强。

不是说现在的军队战斗力不如以前,而是天下承平日久,现在的战士们没开过时的战士杀敌数多。

现代的军队可以在所有方面超越开国时的先辈,唯独杀人的经验比不过。

这玩意根本练不出来,非得在战场上经历过几次生死,才能孕育出眼神之中的杀气,一种对生命既珍惜又漠视的态度,一种面对生死时的果决。

杂技最多哄一哄外行,而唯有杀气才能震慑住内行。

这次阅兵大会的主要观众是两个人,完颜宗弼和赵鼎,他们刚好一个是外行,一个是内行。

若是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杂耍,完颜宗弼只把这当笑话看一看,赵鼎却会直呼威武。

而若是让士兵们端着长枪踢着正步走过去,赵鼎会觉得索然无味,完颜宗弼必然会直呼内行。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其实也不难,让杂耍和正步穿插进行便可。

只是李申之还有更多的想法,需要将士们好好配合,也需要岳银瓶多费费心思,认真操练一番。

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李申之与岳银瓶干脆搬到了校场居住,晚上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不再回到府城县衙居住。

正当李申之庆幸摆脱了石锁以及杠铃的摧残之时,岳银瓶却每天晚上拉着他非要负重跑上十里地才肯罢休。

俗话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古人诚不我欺。

没几日,赵鼎到了应天府城,张浚出城迎接,李申之也顺便回到了府城之中。

军训已经步入了正轨,他在与不在影响并不大。

刚好李申之也累了,趁着这个机会回到城中歇息几日。

……

却说张浚与赵鼎时隔多年之后再相见,两人都不胜唏嘘。

想当年,这两个人都是站在帝国权力巅峰的人,联手几乎打造了一个盛世出来。

结果却联手提拔了个秦桧,自掘坟墓把自己给埋了。

现如今秦桧已经伏诛,朝堂再度清明,然而他们二人却都没有回到权力中枢,着实让人有些费解。

张浚还好,好歹主政一方,成为一员封疆大吏。

所谓出将入相,不论是入朝为相,还是在外当封疆大吏,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两者之间也经常互相转换。如此说来,张浚倒也算是回归了权力的中枢。

反观赵鼎,一直被赵官家不咸不淡地闲着,召回临安之后只当了个大学士,并没有具体的任命。

所谓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高级参谋。虽然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但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决策权。

真正的相公,如尚书左右仆射、枢密使、临安府尹之类的,即有具体施政的权力,也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赵鼎就这么不疼不痒地在中枢混着,直到这次将要与金人谈判的时候,他才算是得到了一个实差使,给了个与金人谈判的正使。

顶着大学士的头衔来谈判,大宋这边给出的规格可谓是相当的高。

与此同时,金人那厢派出的使者也到了应天府。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完颜亮。

话说前段时间开封城落入宋人之手的时候,完颜亮也在被俘的权贵之中,软禁在开封府的皇宫里。

于是乎金国皇帝干脆图省事,直接任命完颜亮当谈判使者,逼着宋国这边放人。

至于谈判的细节,金国倒是派出了一个使团来协助完颜亮。

张浚接到金国的使节名单的时候,被金人奇怪的脑洞搞得哭笑不得。

后来还是李申之大手一挥,说道:“咱们先给金人一个面子,到时候也好跟他们说理。”

这才将完颜亮放了出来,迎到了应天府当使者。

其实李申之心中想的是:自己跟完颜亮这家伙很熟,知道他的脑回路,谈判的时候比较有把握。虽然完颜亮颇有些才干,不是那么地好对付,但也总好过金国派来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摸不清对方底细的强。

放下完颜亮不谈,且说张浚将赵鼎迎进了府衙之后,便设宴款待起来。


页面连接:http://www.hncyxrmyy.com/book_0_yhdyx/yuuqyhnk.html

手打小说网 138看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爬书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